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等灭除商朝,建立西周王朝。205年后,到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君——周厉王当政的时候,西周王朝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国人暴动;第二件是周王朝实行了“共和行政”;第三件是公元前841年,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此有了确切的纪年。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妒芳恰て胩兰摇吩兀何涔拍?,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
因为国人暴动,周厉王流亡。周王朝的重臣、贵族、诸侯们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肮埠汀痹诮执泄欢系厣桓龇浅V匾恼胃拍?。而“共和”这个概念,就来源于“周召共和”这一段历史。
太阳城线上娱乐开户登入 www.cce55.com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目前看,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周厉王实施专利垄断;第二是禁止“诽谤”;第三是军事上的失利。
厉王专利,剥夺贵族平民权利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专利垄断?今天说的“专利”是指排他性的知识产权。但周厉王时期的“专利”,有它特定的含义。指的是周厉王下令,将原有的山林、草场、湖泊等共有土地的资源,划归周王室独家所有。如果非王室成员要去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就得缴纳相关税赋。
大家知道周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各级贵族各有封地,同时还有一些公共的山林、草场、湖泊。这是王室与各贵族按照权力等级共有、共治、共享的。类似于集体经济,集体共有。
周厉王接受荣夷公的建议,决定改变传统的做法,把山林、草场、湖泊等公共资源实行王有化。相当于王权垄断了公共资源。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国有化。这不仅剥夺了普通平民的权利,也伤害了贵族的利益。平民要上山林砍柴,要到草场上放牧,要到湖泊里面去捞鱼、抓虾。贵族本可以组织平民去开荒、耕种。在某种程度上,周厉王是在经济上搞中央集权制,推行国有化,由王来垄断所有的自然资源。
有一位叫芮良夫的大夫,劝周厉王说:“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弊魑?,他就要去引导利益,把利益上下分配,让大家共利?!敖裢跹ёɡ?,其可乎?”今天你去学着专利、垄断利益,这样行吗?“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比绻胀ㄈ硕勒寄持掷?,大家会说他是强盗。作为一个王去垄断公共资源、独占利益,那么能够归顺你的人就少了。
厉王弭谤,国人道路以目
多数人的既有权利遭到剥夺,这些人就会有批评意见。有了批评意见就会表达出来。批评意见一多,厉王就很不高兴。
《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记载的:“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崩魍鹾苌?,找到一个来自卫国的巫师,让巫师去监督那些提批评意见的人?!鞍本褪桥赖囊饧?。卫巫只要一告诉他谁在批评他,厉王就杀掉这个批评者?!捌浒室?,诸侯不朝?!薄跋省本褪恰吧佟钡囊馑?。这样,批评意见很少了,但是诸侯也都不来朝拜了?!叭哪?,王益严”,周厉王第三十四年,厉王对“谤者”变得越来越严酷?!肮四已?,道路以目”。国人见面都不敢说话,在路上见面也只能互相使个眼色。
召公劝周厉王说,周王朝的传统,是广开言路,听取各种意见,政策才不会出错。如果堵塞言路,国家将难以维持。原话是这样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水?!蔽辣溉嗣衽蓝氯月?,比防水堵塞河流造成的堰塞危害还大?!八斩?,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比绻呷乃颖览A?,会伤害很多人。老百姓的言论被禁止带来的反叛像溃坝一样?!笆枪饰呔鲋沟?,为民者宣之使言?!彼?,治水的人要开挖河道疏导堰塞的湖水,治理民众就要广开言路让人们有言论自由。
召公很智慧,他还说:“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比嗣裼凶?,就像土地有山川。财富和可使用的东西,都是从山川里产出来。他认为民众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与财富的创造密切相关。召公的这个思想比较独特。你要想使国家经济繁荣、老百姓创造财富,就得给老百姓说话的自由。
批评意见,周朝的术语就是“诽谤”。召公说得不错。其实这不仅是周王朝的传统,《吕氏春秋》上说:“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彼狄⑸栌小坝芍摹?,宫廷前立鼓,谁想提出批评,就可以擂鼓。舜设了“诽谤之木”,谁有批评意见,可以写在上面?!坝芍摹?,后来演化为官府前的喊冤鼓。诽谤之木,后来演化为立在宫殿前的华表?;砹⒃谀嵌?,就是告诉天下人,朝廷能听取批评的意见?;砭褪侨妹褚獾靡员泶锏囊馑?。
“国人”是谁?
但周厉王很轴,这些道理他听不进去。结果就发生了“国人暴动”?!妒芳恰ぶ鼙炯汀肥钦饷葱吹?,“王不听”,厉王什么意见都不听?!坝谑枪页鲅浴?,于是举国没人再敢讲话?!叭辍?,就这么持续了三年?!澳讼嘤肱稀?,“相与”就是“相互联系”,于是相互联络,然后就背叛了?!跋魍?,厉王出奔于彘”,国人袭击厉王,厉王出逃到“彘”?!板椤奔聪衷诘纳轿骰糁?。也就是说,厉王从现在的西安跑到了山西太原西南部的霍州,流亡山西。
《史记·周本纪》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蓖跖?,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谑枪页鲅?,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国人”暴动,这些“国人”是谁?《清华简》讲了具体的类别?!肮恕卑ㄈ嗳?,一类是卿士,二类是诸正,三类是万民?!扒涫俊本褪侵凑闹爻?,重要的执政大臣;“诸正”指百官,同时也指各诸侯;“万民”是指庶民,住在都城里面的各种平民,更多是工商服务人员。很显然,“国人暴动”是一场贵族革命,是贵族官吏和平民的共同谋反。 这是贵族领导平民与扩张的王权展开的一次斗争。
封建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有贵族。贵族里分为不同的等级,贵族是非常强大的。封建制度就是王和贵族分权、共治的社会。贵族对王有巨大的约束力。周厉王实行专利政策,这破坏了贵族传统的经济权利。周厉王又实行止谤的政策,禁止言论、禁止批评,这也破坏了传统上贵族所拥有的参政、议政的权利。这是“国人暴动”最根本的原因。贵族和平民的权利受到侵犯,他们起而攻打君王。
厉王好战,四面为敌
为什么周厉王不顾贵族的反对、不顾平民的愤怒,一定要实行“专利”,而且禁止一切批评言论呢?我觉得除了他的个性“轴”之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周王朝持续不断地处在战争?;?。
自周昭王、周穆王以来,周王朝就改变了前期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扩张,保持着对周边部族的军事高压政策。
周厉王是好战的君王,现在发现约有十件西周青铜器,其铭文都涉及周厉王的征讨行动。周厉王攻打的敌人,有淮夷,淮河流域东方的敌人。有南夷,南方的敌人?;褂兴抟?、严狁,即来自西北边,西边的西戎。也就是说,周厉王针对东方、南方、西北和西方,都启动了持续不断的战争。长期的战争使周王室面临严重的财政?;?。周厉王于是想方设法要扩大财源、扩大兵源。我觉得这是他实施专利垄断政策和内部高压政策的可能的原因。
1980年出土于陕西长安斗门镇。器内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记载了周厉王时期与严狁的一次战争。
周厉王在位三十几年,持续不断地在从事战争,整个国家被拖得疲于奔命。为了战争要扩充财源,就想搞专利垄断;为了战争,就要消除内部的分歧,残酷打击怀有不同想法的人。但是严重的问题是,战争进行得并不顺利?!吨袷榧湍辍飞霞窃厮担骸盎匆那致??!? “洛”就是洛邑,现在的洛阳,是周王朝在东方的都城。洛阳告急。又据多友鼎的铭文记载,西戎已经进入犬丘,跟周军在这儿有一场大战。犬丘离镐京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匆囊丫诠ゴ蚵逖?,西戎又在攻打镐京。显然,周厉王军事行动不利。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军事上都处于危险的状态。
周厉王时期西周王朝很不安宁,国人不满。但是国家在从事对外战争,君王可以利用对外战争形成的巨大权力,对国内进行高压。国人未必有反叛的机会??梢韵爰?,周厉王强势推行专利垄断政策,并且杀戮诽谤者,理由一定是国家利益。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大家必须贡献财富,必须同仇敌忾,不能够闹分裂。但是战场失利了?;匆谋平硕悸逡?,更严重的是严狁、西戎逼近了镐京。这使周厉王的内部高压政策失去了合理性。内部叛乱有了机会。国人就造反,袭击周厉王。周厉王就流亡了。
王位虚置下的贵族共和
周厉王流亡了,国家怎么办呢?《史记·周本纪》上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共和”是什么意思?现在的人们容易理解为:共同联合、共同协调来治理国家。但“共和”最早的原义不是这样的。有不少史料,包括《吕氏春秋》、《竹书纪年》以及后来发现的《清华简》,还有一些很重要青铜制品上面的铭文,都说明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共伯和”。所谓“共伯和”就是“共”这个国家的一个伯爵,他的名字叫“和”。他是一个小国的国君,“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以后,这些暴动者,把共伯和请来摄政,这样形成了一个临时中央政府?!肮膊汀弊魑阏?,周定公、召穆公做宰相,他们是贵族的代表,共同协商治理这个国家。
所以,“共和”的意思,首先是“共伯和”的名字;其次是以“共和”作为年号。事实上。共伯和只是一个小诸侯,但是他德高望重。把他请来做摄政,是为了安抚其他诸侯。实际是由周定公、召穆公在具体管理。历史的偶然性是“共和”这两个字,它本来是人名,是年号,同时词语本身有“共同和谐”的意思,所以人们容易理解为“共和”就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共同管理和协调整个国家的事务。
“周召共和”持续了14年。这14年是没有王的。周厉王被流放在山西,按照礼法不能把他的儿子定为王。直到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去世,周公、召公他们才共同辅助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为王,是为周宣王。
从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开始,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比较准确的纪年。也是从共和元年开始,中国人尝试了一种管理方法:就是在没有王的时候,贵族共和,贵族共同来治理这个国家。
周厉王和“周召共和”的故事有什么可吸取的经验教训?
第一是长期对外战争必然会造成内部剥夺。因为要兵源、要财源,最后就必然走向内部剥夺。为了稳定,就容易内部高压,激化内部矛盾;第二是由君王来“专利垄断”公共资源,这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如果君王再去剥夺言论自由,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就会强化君王与社会民众的矛盾。社会矛盾积怨,一旦发生外部?;?,内部矛盾就容易爆发。另外,“周召共和”的故事还让人想到,制度创新需要想象力。共伯和、周公、召公等人策略性实行的共和行政,有没有可能转化为一种贵族共和制度呢?
到了近现代,周召共和中出现的“共和”概念,被注入了不少新制度的内涵。对严复、孙中山、陈独秀这些人来说,“共和”不是一个管理策略,而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安排。一百多年来,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制度,成了中国人的政治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吕布其人比较复杂,其在三国时代有着十分响亮的名声。一方面因为吕布之勇武,无论详情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自秦朝大一统算起,已有2000多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详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正在菲律宾,自信满满,对日军很看不起,认为日本偷袭详情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战争,在选派主将时,皇帝通常指派宗室王公详情
小时候看电视剧,得知五阿哥是一个从小聪明又深受乾隆喜爱的皇子,《还珠格格》五详情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详情
人物评价 优秀品质 何泽慧在开明进步的家庭和学?;肪持?,自小培养了自尊自详情
主要贡献 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的首次实验观察 这项成果先后于1945年9详情
我们总是把目光投在明星身上,明星结个婚、离个婚、出个轨都能刷爆朋友圈,我们乐详情
司马昭怎么死的?《晋书》寥寥数语:咸熙二年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时年五十五详情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因为被拍了一部《神探狄仁杰》而被人们所熟知,在历史详情
袁世凯作为民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军阀,原本是清朝的臣子。之前也是想过要考科举详情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详情
长安,历来都是帝都,而且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历史悠久、物产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十详情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虽然长得漂亮,但她们多数是可怜人。西施嫁给了不爱的吴王夫差详情
列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比利时军队为抗击德军入侵于1914年8月在比利详情
战役过程 1914年7月28日大战爆发后,德军为从右翼迂回进攻法国,按照施详情
列日市位于比利时的东部,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出生地。列日就像一座城堡的闸门详情
说起列日战役的背景首先要说下施里芬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在未来的战详情
大波兰起义,是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波兰和立陶宛对俄罗斯大帝国和普鲁士详情
抗日战争,让我们见证了民族之魂,也让我们深深地记住那一个个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详情
从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日战争,许多日本将军在中国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详情
二战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是一场正义对抗邪恶的战争。中国作为亚洲的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不仅侵略了国土面积是它25倍的中国,而且,仗着自己拥有数详情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详情
1969年3月2日,在我国的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苏军出动了约70人武力干扰我详情
这次战役,史称遵义大捷,是红军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是四渡赤水战役重要组成部详情
提起长征中的遵义战役,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但要说四渡赤水,估计都会有印象。遵详情
遵义战役,发生在1935年2月24日至28日;而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是当年1详情
红军在二占“遵义战役”中取得的重大胜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详情
腊子口是川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整个隘口长约30米,宽详情
《红楼梦》中,贾家的老爷、公子们,少有不在女人身上动心思的,更有人妻妾成群。详情
作为清代“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能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详情
喜欢看抗战影视剧的人们,对于“晋察冀”三个字必定是比较熟悉的,这是1937年详情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无疑唤醒了很多新青年的思想解放,其中也有不少的详情
在西游记这个人人皆知的神话故事当中,人们在侃侃而谈师徒几人路上斩妖除魔的故事详情
看过《西游记》的网友,可能都对这样的场景非常有印象: 唐僧面见某国的国王,详情
公元前210年,享年50岁的秦始皇被安葬在骊山陵墓中?! ∷牧昵廾婊锏?详情
第十名:夔?! √煜氯鹬?,东海之上,被定海神珠、冰蚕丝、玄冰箭、春秋镜和详情
中国是一个具丰富传奇故事的国家,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铸就了华夏的故事,说到中国详情
大荒十大凶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逐渐出现的,并不是一同出现,因年代而异,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在七夕情人节的也是情侣用于传达爱意的传情之物详情
日本因为面积有限,几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更是如此。东京详情
小说家 ,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详情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详情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详情
谢枋(bì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详情
《小孤山》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详情
女主人斜靠着大枕头半坐半躺在床上,满头银发如往昔样盘成欧式发髻,端正的鹅蛋脸详情
容龄公主原名裕容龄,满族正白旗汉军旗人,自小就有舞蹈天赋,并多年随着身为公使详情
裕容龄从小出身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朝一品大员裕庚,她和姐姐德龄从小就被送到详情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详情
慈禧晚年,出入有哼哈二将,那就是德龄和容龄这对海归姐妹花。这段罕有的宫廷岁月详情
裕容龄,其父裕庚,祖上姓徐,是汉军旗正白旗旗人,后隐去本姓,取裕为姓,听起来详情
这首《梅花落》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四十字,由眼前的梅花开放引发详情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详情
《闺怨二首》是唐代诗人沈如筠所作的组诗。这两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