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为抵抗日本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因为战争爆发在1894年,正值中国干支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在西方国家被称作“第一次中日战争”的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甲午战争领导者也即指挥官主要有李鸿章、丁汝昌等人。
李鸿章剧照
以1894年爆发的丰岛海战为起点,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作为甲午战争领导者,丁汝昌在抗战期间勇猛作战,带领士兵顽强地抵御日军的入侵。虽然在黄海海战上,丁汝昌下传命令,采取“夹缝鱼贯阵”的阵形迎敌,试图给敌人狠狠的一击。但是,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时间紧迫,北洋舰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预想的阵形。这些直接导致了清军的舰队在交战中一直处于群龙无首而又被动的局面之中。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了五艘战舰,而日军却没有损失一艘战舰。丁汝昌作为甲午战争领导者,对本次海战中北洋舰队所受到的严重的失利负有一定的责任。
而作为甲午战争领导者中的另一人,李鸿章没有直接参与到海战的作战指挥中,而是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在战败后和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此次条约中,中国割让了台湾及附属岛屿、辽东半岛给日本,并且赔偿白银2亿两。作为清政府的外交官,李鸿章一生以外交能力自负。但是,由他经手签订的条约大都是对中国不利的不平等条约,这无疑成了最大的讽刺。
甲午战争的背景
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场战争爆发,都有着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世界的近代史上中日双方爆发的大型海战,甲午战争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围绕甲午战争的背景,中国方面和日本方面有着怎样的不同,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从甲午战争的背景,是否可以推论甲午战争的结局?
甲午战争
要想弄清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就必须分别弄清中国、日本、世界列强三方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具体情况。
首先,从中国层面来看,在甲午战争发生之前,中国正处在清朝末年,已经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殖民化程度不断加强。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兴起了洋务运动,购置了战舰并加强了训练,但统治者的思想没有根本扭转,仍然寄希望于不发生战乱,或者说希望由众列强国来调解战乱。
其次,从日本层面来看,日本的社会发展要求其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帝国主义社会进行转变,由此内部矛盾极其突出,改革的经费严重不足,处于这些因素的考虑,日本将目光集中到了中国身上,并制定出侵略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为此日本内部开始重视军事力量的增强,希望在与中国的对抗中一举取胜。
最后,从世界列强国层面来看,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大多持观望的状态,英国、美国、德国等列强国甚至希望能够通过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收获部分利益。
对战双方所处的不同背景,早已注定这场战争的结局,中国难逃失败的命运。
甲午战争中的丁汝昌
甲午战争丁汝昌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甲午战争期间,丁汝昌的英勇抗敌事迹。丁汝昌本来是淮军的将领,后来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而退隐还乡。他归隐这段时间也在不断考虑自己的将来该走向何方,李鸿章此时是总督,于是他就决定投靠李鸿章。
丁汝昌画像
李鸿章也比较看中丁汝昌的能力,在丁汝昌被打发去西北保卫边疆的时候,李鸿章则说出丁汝昌生病不能前往的谎言,以此来留住丁汝昌。后来,李鸿章认命丁汝昌为北洋海师的将领,在中日甲午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李鸿章命丁汝昌护送海上援兵前往丰岛抵抗日军,在黄海地区展开了黄海大战。在斗争中,丁汝昌也身受重伤,北洋水师已是伤痕累累,李鸿章认为这与丁汝昌的失误有很大关系,因此就宣布丁汝昌被革职。
随着北洋水师地不断发展扩大,李鸿章继续认命丁汝昌在水师中进行指挥,在威海卫战争中,丁汝昌带领邓世昌等人进行再次抗战,他们这次的军事力量比先前更加先进,日本人也看到了水师的威猛,在水兵与日本民众发生冲突时,在丁汝昌的制止下,没有发生新的争斗。后来日本承认错误并对中国进行了经济上的赔偿。这也看出当时丁汝昌带领的水师是有多么威猛。甲午战争丁汝昌成为了一个传奇。
甲午战争丁汝昌成为一个历史的亮点,丁汝昌虽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缺陷,但他的功劳大于缺陷,他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丁汝昌可谓是当时的民族英雄。
甲午战争中的日军伤亡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战争,这些战争大部分以列强侵略中国为主,每一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沉重的伤痛,每一次战后都带来了大面积的伤害。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曲,甲午战争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伤疤,那么甲午战争日军伤亡情况如何,中国军队伤亡情况又是如何的?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与中国军队伤亡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从甲午战争日军伤亡情况,反观中国军队的伤亡情况,是否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呢?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一场日军侵略中华的战争,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以日军取得实质性的胜利为结局。那么这场战役后,对战双方的伤亡情况分别是怎样的呢?
从日军的角度来看,在这场历时近九个月的战争中,日军投入兵力将近二十四万人次左右,其中死伤的数量达十三万左右,但实际上的死亡人数仅一千一百人次左右,可以说虽然日军受伤情况严重,但兵力损失量还不算太大。
从中国军队的角度来看,在甲午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左顾右盼,导致中国兵力以及武器的损失极其惨重,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投入兵力高达六十三万左右,战役后据统计死亡人数高达三十一万左右,几乎折损了一半的兵力。
日军和中国军队之所以有如此大差别的伤亡情况,主要还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所导致的。
第一、日方是毫无后顾之忧,投入全力去战斗的,而中方并未将自己的实习完全展现,而是寄希望于国际方面的调停;
第二、甲午战争前,日方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军事力量的建设,所以日军的整体素质是要高于中国军队的。
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
在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中国人民也曾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其中甲午战争就是赫赫有名的一次。说到甲午战争,就不得不说到在战争中牺牲的爱国英雄——邓世昌,曾经率领众将士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斗争,虽然不幸牺牲,但却因高尚的气节名留青史。甲午战争邓世昌,作为一个爱国的标签让人敬仰。
邓世昌照片
邓世昌本是清代末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带领着北洋舰队立下了很多功劳。自中国在1840年遭受鸦片战争,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农民阶层,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抗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吹街泄南肿?,邓世昌感到痛心疾首,直到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在君主的授权下,邓世昌带领自己的北洋舰队与日军来了场正面对决,才有了后来的甲午战争邓世昌这个光荣的标签。
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作为一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是抱着“与祖国共存亡”的信念进行作战的,他也确实这样做了。在不管是设备还是军力都落后的情况下,邓世昌没有一丝畏惧,直面日军。在一次黄海大战中,由于日军的突袭,导致中国军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作战,邓世昌决定放手一搏,虽然结局是悲伤的,但邓世昌却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军人爱国的气节。甲午战争邓世昌也被记载进了史书,成了人们称赞的对象。
甲午战争的标志是什么
甲午战争的标志分为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这两种。甲午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丰岛海战,在此之前,日本早已有了清楚的计划,因为日本正值迅猛发展时期,这时的日本准备对外扩张,因为朝鲜与中国离日本最近,所以日本默默地计划怎样开始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画像
甲午年间,清朝大臣李鸿章创建过了一队北洋水师,用来保卫沿海的安全。台湾就曾被日本多次进攻,沿海问题不得不重视。即使这样,日本仍旧从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开始了进攻,李鸿章带领北洋水师极力抵抗,在丰岛海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也开启了甲午战争的序幕,成为甲午战争的标志。甲午战争结束的标志更是世界瞩目,中日两国在马关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赔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同时中国也进一步失去了国家主权,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也开始由输入商品转变为输入资本,日本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举步维艰。
中国国民永远也不会忘记甲午战争的标志,那是中国的屈辱史,在中国中学的历史教学中,也都会着重强调甲午战争的标志,因为中国人要铭记历史才能不断向前。特别是青少年,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激起内心的一腔怒血从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让历史终究成为历史,这样才能不会重蹈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1937年5月25日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被捕为标志的“元帅详情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详情
今天要讲的这位人物,他完全可以被称为第二个毛主席,拥有杰出的军事能力,并且还详情
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出生在彼得堡,父亲是画家兼装饰雕刻家,在他10岁时详情
战场上并不仅仅是飞机坦克的对垒,也不单单是两军将士的冲杀,一些看不见的炮火甚详情
乔尔乔内的鲜为人知记载很少,留存于世的作品也极为有限,现有少量文献可考者只涉详情
乔尔乔内不仅善于描绘风景,人物造型也很有新创。他吸取了达芬奇艺术特别重视的烟详情
“永远的丰碑,中共游击战、运动战理论创始人之一,中共36个军事家之一。 详情
《卡斯泰尔弗兰科》 乔尔乔内艺术风格形成以后的第一件代表作为祭坛画《卡斯泰详情
1937年6月11日,苏联官方的《真理报》发布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苏联建国详情
战争过程 马尼拉湾之战 “缅因号”事件后,西奥多·罗斯福没有等待海军官方详情
西班牙殖民军队对自由派政府非常不信任,认定其会“出卖”古巴,因此1898年1详情
美西战争(英语:Spanish-American War,西班牙语:Guer详情
中国5000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领土疆域的变迁史,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详情
人死了以后,真的有灵魂继续存在吗?朴素的古埃及人用木乃伊给出了答案。他们相信详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发动全面攻势。194详情
关于宇宙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每次理论革新或是实证之后都会再次让人类惊诧,人类仿详情
在夫妻吵架的时候,旁人总会说一句,“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久而久之,这句话就详情
清王朝统治的覆灭也表示着压迫中国人民的封建统治的结束,而对于清王朝覆灭的原因详情
公元前572年晋悼公继位,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一时间霸业复兴。晋悼公去世后,详情
河东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门世家,现如今家族所在地更是被人称为“宰相详情
水彩能被视为大胆刺激的绘画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透纳和他那一代画家,但奇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血腥的战争之中,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并在中国战详情
贝里琉岛战役实际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战役,消耗时间之,伤亡大,物资消耗严重详情
1944年9月12日,美军11艘航空母舰起飞了400架舰载机,伙同从马里亚纳详情
1944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西南和中部取得连续胜利,也让战争步步进逼离日详情
在此之前,美军唯一可圈可点的行动是挫败了一次日军向阿图岛的增兵行动。1943详情
这场战役对于整个太平洋战场来说并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但几十年后,日本人还对此详情
1943年5月11日,1.1万美军分成三路在阿图岛登陆,一支在东北部,另两支详情
战略地点 阿图岛长约64公里,宽约32公里,是美国阿拉斯加半岛以西上千公里详情
概述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又称伊里详情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MacArth详情
历史史实,存在很多的戏剧化片段,有的简直可以拿出来排成一个小品?! 〗裉?,小详情
1、阎罗王 幽冥地府有十位掌管万物生死的君王,最著名的是第五王——阎罗王。详情
大哥,平天大圣—牛魔王 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详情
在北宋年间,有一位刘宰相,他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因此爱若珍宝,想要为其寻找一详情
在清朝以前,中国作为东方强国称霸世界千年。无论是在汉朝创造的“丝绸之路”,还详情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讲的是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他活了96岁,详情
最近重温《三国演义》原著,发现了几个很搞笑的小片段,看得我当场笑出声。和大家详情
三国时期,出现过许多厉害的角色,其中诸葛亮这个牛人就不用说了,可以说是神仙级详情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不够被迫撤离。过了三年,诸葛亮率领了队伍详情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详情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详情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详情
黄老道家尊崇黄帝和老子,这说明黄老道家的起源于黄帝时期或商周时期,但说黄帝、详情
“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后世道教奉为鼻祖。‘详情
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总是让女权运动者恨得牙痒痒的,他们以为这句话是大男人用详情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按道理说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世界改变就改变,清朝建立于详情
上厕所是人生必做之事,常做之事。古人云:“人有三急,如厕第一”,可见厕所在人详情
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详情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详情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作过一首诗:“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只有英灵苏蕙子详情
(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详情
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也。代为本郡豪族,仕隋鹰扬郎将。大业末,罢归。属盗贼群起,详情
河东裴枢字环中。季父耀卿,唐玄宗朝,位至丞相??荒曜?"奏详情
《宣和画谱》卷《张僧繇调》:“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释氏,故僧繇之画详情
张僧繇(yáo),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详情
我们对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全部是凭借后人的著述。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详情
陆探微,(?-约485),汉族,吴县(今苏州)人。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详情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详情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详情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详情